痔疮

痔疮的病因痔疮的症状痔疮的诊断痔疮的治疗痔疮的危害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痔疮 > 痔疮的诊断>>

外痔疾病的常见治疗措施概述 来源: 编辑:梅森 发布时间:2013/05/06 22:58 点击: 次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6-03 点击量:5

在外痔疾病患者的所有环节中,包含了症状,诊断,护理等等。而治疗则当之无愧的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知道,科学的治疗决定了外痔疾病患者能够早日康复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外痔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

2、手术治疗是指药物注射、缝合结扎、手术切除、冷冻、激光等方法。

外痔手术

一般认为血栓外痔需要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而结缔组织性外痔不需要手术治疗。

(1)血栓外痔 因其痔疮形体小,血管破损,血块凝结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门部有剧烈疼痛感,发病7~10天后,经过治疗后疼痛虽减轻,但局部肿块坚硬不消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对于有些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则继续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内治法拟清热凉血以清为主,选用凉血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黄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药则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疗法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熏洗,或用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分钟,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黄膏,每日一换。

(2)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既可手术也可非手术疗法。一般用手术方法剥离痔外静脉丛,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在皮赘正中做放射状切口,切除两侧皮瓣,修剪皮缘,使之成梭形或放射状伤口。外敷止血粉,放人凡士林纱条压迫固定。②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用苦参汤,或1:5 000高锰酸钾热溶液坐浴,而后更换敷料至痊愈。若有染毒发炎,应对症处理。而非手术疗法则用清热除湿、活血散瘀的方法,选择萆薢渗湿汤合通经活血汤内服,常用萆薢、泽泻、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当归、牛膝、川芎等药物。或配合应用麻仁丸、润肠片等中成药,使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临厕时勿用力努挣,在大便后轻按肛门数次,并收缩肛门20次。无炎症者不需外治,若发炎水肿时,可用苦参汤或高锰酸钾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结缔组织外痔 不需特别治疗,仅需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调整大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皮肤干燥。当并发炎性肿痛时,可用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或反复炎症水肿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4)炎性外痔 仅需调整大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忌饮酒及进食燥热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锰酸钾坐浴,或使用频谱照射治疗。必要时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4克,每日2次。对于炎性水肿长期不退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炎性水肿急性期,按中医辨证内服中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外痔手术中中切口的选择,对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进行手术切除时,因肛门皱皮肌在肛呈放射状分布,取放射状切口,术后反应轻,创口对合整齐,愈后不影响肛门功能。外痔多与母痔动脉相应,故切口多选择在截石位3、7、11点。对于较大的静脉曲张性外痔或女性前侧赘皮外痔,单采用放射状切口,不能切除外痔,若皮办留得过多,则术后易发炎、疼痛、皮办增生遗留赘皮性外痔;若扩大夹角切除全部外痔,则肛管皮肤损伤过多造成肛管狭窄。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术中可在切口的一侧或两侧加小型切口,剥离边缘静脉丛,缝合固定皮办。若皮办对合差,易发生疼痛、水肿,皮办翘直,愈合缓慢等。

外痔术中应注意切口的方位、大小及麻醉,体位改变时切口的变化,以保证创口对合整齐。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归纳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1)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

(2)手术治疗是指药物注射、缝合结扎、手术切除、冷冻、激光等方法。

这里重点介绍我们采用的 “痔核压缩疗法”。这种方法是我们自己多年研究的通过用多种药物配制的一种压缩液(痔核压缩液)。将此药物注射在病变组织内,通过钳夹、挤压,将痔疮压成薄片状,使薄片越薄越硬越好,最后将薄片折叠成数层,以免压缩后的痔核薄片损伤正常组织。手术完毕后局部涂痔疮软膏,纱布包扎。痔核多在5-7天内脱痂。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开刀、创面小,痛苦少,不出血,不感染,手术时间短,治愈率高,一次根治,无需住院,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在随访调查治疗的三千多例患者中,治愈率达98%。

读了上文,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外痔疾病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了。经过科学的治疗之后,外痔疾病患者才能够早日康复了。祝福广大的外痔疾病患者了。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