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甲亢胆囊息肉心脏病冠心病支气管炎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小板减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8-20 点击量: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它以微循环中形成血小板血栓,血小板数大量消耗而减少进而形成紫癜或其他部位的出血为主要病理过程。

  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比较流行的学说有如下几种:

  小血管病变

  在有明显病变的毛细血管中,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内皮有血栓形成前的病理变化。由于微循环发生病变,故可引起微血管病性红细胞溶解,后者又可加重局部的血栓形成。若病变广泛,则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认为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微循环中有血栓形成,因此有人认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本质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前列环素减少

  前列环素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它的合成减少可促进血栓的形成。经研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前列环素生成正常,但其降解速度加快,这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缺乏某种防止前列环素降解的因子。也有人认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管内皮缺乏促进前列环素形成的物质而发病。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