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甲亢胆囊息肉心脏病冠心病支气管炎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小板减少>>

ITP患者血小板破坏的机制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8-20 点击量:1

       正常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只在开始两天具有生理功能,但平均寿命可有7-14天。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破坏的机制是由于血小板抗体与其相关抗原结合后引起的。在生理止血活动中,血小板聚集后本身将解体并释出全部活性物质,它也可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

  发生ITP时血小板抗体以其Fab片段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后,抗体分子的Fc片段暴露,并与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被吞噬破坏。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如C3裂解产物C3b附着血小板表面,与巨噬细胞C3b受体结合也导致血小板吞噬。另外,血小板破坏还与巨噬细胞的活性水平有关,所以病毒感染时血小板更易破坏。

  血小板除衰老破坏外,还可能在发挥其生理功能时被消耗。但是用51Cr或32P标记血小板观察其破坏的情况,发现血小板的破坏也随血小板的日龄而增多,即主要是衰老后被破坏。一项研究对一些接受了抗凝处理的人进行观察,发现这时血凝过程虽被阻止,但血小板的寿命也不延长。说明平时的血管内凝血程度很小,不致影响全部血小板的平均寿命。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