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肝血管瘤囊状血管瘤淋巴管瘤草莓状血管瘤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血管瘤 > 血管瘤治疗方法>>

宝宝血管瘤何时治疗才最有效

发布者:寻医网小编发布时间:2013-07-22 点击量:53

有人说,“血管瘤宝宝”是一群被天使亲吻过的孩子。  

这样一群孩子因生来畸形,在身心发育过程中,都要遭遇比健康宝宝更难的考验。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推进,“ 血管瘤”不再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相反,临床有许多针对血管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案,宝宝们便可告别血管瘤困扰,像其他孩子那般尽情享受欢声笑语。下面我们请专家为大家讲解血管瘤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等,以此来让准妈妈们有的放矢预防宝宝血管瘤,同时也让更多血管瘤宝宝早日找回灿烂笑容。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大部分新生儿血管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新生儿血管瘤的治疗可在出生后三个月进行。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的真性肿瘤和血管畸形,其发病率达3%左右,宝宝血管瘤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白人的发病率最高,黄种人次之,黑人发病率最低,我国的发病率为3%。根据这一发病率,我国每年新生儿血管瘤患儿约在42万人左右。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宝宝血管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  

血管瘤一般包括以下三类:  

毛细血管瘤:一般可以分为新生儿斑痣、葡萄酒色斑、蜘蛛形痣、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家庭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肉芽性血管瘤。

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1、新生儿斑痣:又称橙色斑,常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颈颌部。橙红或淡红色,不突出皮面,轻压即可退色,随患儿生长而略增大,但颜色并不加深,大多数在数月后自行消退,毋需治疗。  

2、葡萄酒色斑: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而扩大,不会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发全身性异常如青光眼等。  

3、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类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岁间消退。 

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特别是下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严重出血甚或致命的报道。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成人的外部、口唇部和肢体部位。  

哪些致病因素可令宝宝患血管瘤  

医学界认为,宝宝血管瘤作为先天性畸形,主要发生在母体怀孕的第四周到第十周期间,一些致病因素的存在,导致胎儿的面部发育出现障碍。这些可能产生的致病因素大致包括以下五类:  

①遗传因素:极少患儿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类似畸形发生。  

②感染和损伤:怀孕初期(两个月左右)的母亲感染过病毒,如流感、风疹或受过某种损伤可能成为血管瘤的致病原因。  

③母体怀孕期间患有如贫血、糖尿病、严重营养障碍等慢性疾病。  

④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药、抗癫痫药及激素类药等。  

⑤怀孕期间母体和含有大量雌激素物品接触。  

为了让宝宝免于血管瘤之苦,我们建议准妈妈们(尤其在孕早期)应尽量避免致病因素,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宝宝血管瘤何时治疗最有效  

即便生下血管瘤宝宝,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绝望。毕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血管瘤的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术后效果也十分乐观。  

另外,在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患儿血管瘤的恢复情况,皮肤颜色的变化,体积大小的改变等等,以便和医生沟通,医生可根据这些情况来修改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病情的恢复。 

TAGS:
分享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杭州新闻网所有 版权所有(C)1999-2025 jiankang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4038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06003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粤)字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6152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广告招租QQ:806663339   广告招租电话:18795957243